識字的孩子不一定會讀書
-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shù):1525
- 發(fā)布日期:2014-03-06

兒童文學研究專家彭懿說:我的兒子在3歲的時候已經(jīng)認得很多字,但是長大后卻無法好好讀完一本書。原因何在?我在博客里曾經(jīng)轉(zhuǎn)載過一篇名為《識漢字能開發(fā)左右腦》的文章,漢字是一種類似圖畫的象形文字,在學習時需要幼兒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勤動腦,促進兒童大腦細胞樹突的發(fā)育,讓大腦細胞網(wǎng)絡更密,孩子自然就更加聰明伶俐。但是,對早期教育而言,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遠比識字要重要。這是因為,早期閱讀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吸收知識的能力,加強孩子的理解能力,還可以引導孩子的性格發(fā)展。越早開始閱讀的孩子越聰明,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用他們的成功證實了這一點,很多早教專家也都非常認同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培養(yǎng)早期閱讀的能力,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第一、 圖畫要精美、文字既要容易理解又要具備文學性——也就是說,要選擇內(nèi)容和印刷質(zhì)量較好的圖書;第二、 要有聲音,讓孩子的耳朵和眼睛共同閱讀——實驗證明,幼兒的學習渴望很強,就像一張海綿一樣,但是幼兒識字不多,在閱讀時,不僅要借助于視力、還要借助于聽力來共同記憶,共同理解;第三、 要注意讓孩子通篇閱讀,而不是拘泥于對某一個字詞的理解——不要總是考問孩子這一個字念什么,那一個字念什么,相信我,在反復聽、看的過程中,孩子會認識和理解每一個字的。寫到這里不禁想感慨一句:現(xiàn)在的家長和孩子真幸福。我輔導孩子閱讀的時候,完全靠時間和耐心,反復地讀、一點點地教。有時候從外面回來,累到動都不想動,有時候面對著讀了好幾遍的故事非常不耐煩,有時候我在讀孩子卻不聽,還要想各種花招吸引他的注意力,有時候還要為自己的不標準發(fā)音而苦惱。現(xiàn)在看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光靠家長是不夠的。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培訓好父母,不但要有正確的早教觀念,還要有足夠的能力——包括借助得力的工具。有個朋友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或者是現(xiàn)下大部分家長的縮影。他為孩子購置了一套叫做“易讀寶”的點讀筆和有聲圖書產(chǎn)品,專門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定時閱讀,他會陪在一邊,與孩子共同聆聽、并且分享閱讀感受。他的感受是:有聲圖書的讀音標準,孩子的發(fā)音也很標準;使用會說話的書,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家長不再做為孩子閱讀的瑣屑工作,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把握孩子教育的大方向。他告訴我,最高興的是:他可以和女兒一起讀書——他看自己的書、女兒在一邊聽“易讀寶”讀書,“有書香門第的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