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孩子識字那點事兒
-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1033
- 發(fā)布日期:2016-10-24
滿滿媽:寶寶四歲半 聊聊滿滿認字的事兒 我一直認為滿滿認字是個蹊蹺事兒。因為我說不清楚滿滿是從多大開始認字的,認識了多少字。 這些天有幾個媽媽攛托著讓我寫寫。那我就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 關于早期認字,一直以來都有很明確的兩個陣營:支持&反對。我是個隨遇而安的人,堅持放養(yǎng)原則,所以我立場鮮明地高舉反對大旗。 關于早教的書,我看得很多,但不是最多。不過已經達到了我把很多理念混為一體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現在書上誰寫的已經記不住了,該我記住的,我就記住了,偶爾搬出來嚇唬嚇唬滿爸和滿爺爺奶奶都是很奏效的。 滿爸狠佩服我,因為我看的書比他多。所以當教育出現分歧,滿爸總是說隨你的便。然后我就隨便了。然后就是滿滿現在的這個樣子。 滿滿現在4歲半。我應該是從她4歲發(fā)現她認字的。因為滿爺爺說,滿滿已經給他講過好幾本書了。我才醒悟過來,這個小丫頭無師自通的認字了。 怎么認得字呢,那就要邊回憶邊說了。 第一階段:2-3歲之間,滿滿有個點讀敏感期。說簡單點兒就是喜歡她用手指點著書上的字,我讀。這樣挺累的。因為一句話要拆分好多詞,有時候拆得我都不知道前后搭配了。為了句子的連貫性。只好和她商量,讀過好幾遍的書,才可以這么點讀。否則我不讀。這樣做得好處是,首先讓她能細細的品位這本書,熟悉這個故事。正好三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喜歡重復讀幾本書,那正好,這樣可以在后來的幾遍中采用點讀。 第二階段:點讀維持了幾個月,好像半年多。然后滿滿開始要求讀她認識的幾個字。也就是說一句話中如果出現她認識的字,那就必須她讀。如果我不小心讀了,就是我不對。我要認錯。分工明確,不能越俎代庖。這樣就更累了。因為我要牢記她哪幾個字認識。因為給她讀書的不一定是我,我不在家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給她讀書的。包括認字不多的滿奶奶。后來滿滿和奶奶就發(fā)生了文字大戰(zhàn)。據說是奶奶有些字不認識,想蒙混過關,但偏偏那些字滿滿認識,然后就毫不留情的揭發(fā)了滿奶奶的渾水摸魚的惡劣行為。滿奶奶被滿爺爺好一頓笑話。滿滿的小聰明獲勝,沾沾自喜??赡苓@樣一來,激發(fā)了滿滿要認識更多的字。 第三階段:滿滿開始讀句子了。在滿滿準備讀句子的時候,我鄭重的給滿滿講了句子和詞匯的區(qū)別。我找了本“螢火蟲快樂語文”系列的《句子柔軟操》,給滿滿講了2個晚上。做了一些練習,滿丫頭居然百發(fā)百中。句子和單詞全都手到擒來,分辨得那個準確。讓為娘的我,高興得來。因為這本書適用小學低、中年級。 滿滿讀句子的時候,我真的下了功夫。我準備了很多那種疊句的書。就是《打瞌睡的房子》那樣的。同樣的句子反復出現,就算有新的不同,也只是替換了幾個詞而已。這樣的書現在也有一些了。比如聰明豆系列中《咕嚕?!罚逗透什ビ魏印?,綠鴿畫叢系列的《原始森林里的老樹》…… 第四階段:滿滿開始讀書,真正的讀書。熟悉的書,她讀;不熟悉的,她編。很滑稽的樣子,但是她很認真。熟悉的書,大都是她小時候看過的。所以說,看過的書不能扔啊。我收拾書房,她跟著巴拉。她原來喜歡的那些書,都被她抱到臥室里去了。有很多書,滿滿都能背過了。所以她讀起來那簡直太輕松了。開始的時候還點著,后來覺得自己本事大了,就干脆不點了,就那么直接讀。讀完熟悉的,開始讀新的。我不在家的時候,她讀給爺爺奶奶聽。碰到不認識的字,她直接編了。我回家了,就給我讀。 我就慘了。有人說我矯情。有人給你讀,你多省心?我才不省心呢。她讀的時候,我要一直看著。她碰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我就要見縫插針的說出來。要沒有痕跡,滴水不漏。外人聽起來,好像我們娘倆配合好的。這難度,太高了。也就是說要在她讀書的時候,我不能走神,不能打盹,不能忙著看別的,必須高度集中精力,把握時機。一定不要讓小丫頭讀出來的東西出現破句現象。這還不夠慘嗎? 第五階段:原始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滿滿開始飛躍。有些詞她不認識,她就看圖畫書的畫面,通過畫面去猜,一般都能猜對。實在不認識的,她會想到她看過的其他的書中是否出現過了這個詞,如果有,她會把本書找出來,自己去順,順到那個詞的,她就念出來了。然后再回到這本新的正在讀的書。后來就過渡到讀小說。滿現在迷戀西游記,她就開始讀西游記了。她發(fā)現書上的語言和CD上的語言很多是不一樣的。她會批駁某些地方,甚至指責人家詞用得不好。 到這個階段,滿滿達到了自主閱讀的水平。 與其說滿滿認識多少字,不如說她理解了多少詞。我曾經測試過滿滿,就是舉出一個詞型:AABB式。我說AA,她要說BB。滿滿的詞匯量還是很豐富的。有時候能舉一反三,說出好幾個不同的詞。比如我說平平,她說安安,又說常常。然后告訴我,都對! 這些都是小游戲,是孩子喜歡玩的。偶爾加上幾個這樣的游戲,還是很受孩子歡迎的。滿現在迷上了寫字。雖說有畫的嫌疑,不過的確是一筆一劃地在寫。那就寫吧,我陪著。 總結:孩子在不經意中長大了。但每一點每一滴都離不開父母的辛苦。如果找到了孩子適合的地方,抓住了孩子敏感的點,比生硬枯燥的強求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