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2312
- 發(fā)布日期:2017-03-24

愛和樂——α黃金腦波音樂是對胎教幼教和學習等具有強大作用的教育音樂,是有益減壓、助眠和養(yǎng)生的功能音樂,更是開發(fā)右腦、活化右腦的潛能音樂、靈感音樂。
美國著名神經生理學家羅杰·斯佩里,通過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左右腦分工理論”,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
實驗證明,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xù)性、延續(xù)性和分析性,被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直覺、情感、美術、音樂、想象、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被稱作“創(chuàng)造腦”、“音樂腦”、“藝術腦”。
左腦是普通的腦,右腦是天才的腦,天才與普通人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天才在有意無意中很好地開發(fā)和利用了左腦。
幾乎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具有成為天才的先天條件,因為在3歲以前活躍的主要是右腦,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對左腦使用得越來越多,右腦卻使用得越來越少。再加上左腦式的應試教育使右腦功能長期被壓抑并逐漸進入沉睡狀態(tài),因而右腦所特有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超高速記憶能力和靈感等這些成為天才的能力就沒有得到發(fā)展的機會。
所以學校應試教育培養(yǎng)的幾乎都是使用左腦的普通人,要想培養(yǎng)真正的精英人才,甚至天才,就得把擁有巨大潛能而又處于沉睡狀態(tài)的右腦開發(fā)和利用起來!著名心理學家勞倫斯更直接強調:只有當大腦右半球即“音樂腦”也得到充分利用時,這個人才最有創(chuàng)造力。
愛和樂——α黃金腦波音樂是對胎教幼教和學習等具有強大作用的教育音樂,是有益減壓、助眠和養(yǎng)生的功能音樂,更是開發(fā)右腦、活化右腦的潛能音樂、靈感音樂。
它取材于歐洲17~18世紀時期的巴洛克音樂,每分鐘節(jié)拍約60~70,頻率在8~14之間,這樣的節(jié)拍和頻率與人類的脈搏和呼吸大致相同,時常聽賞這樣的音樂,可以讓我們的脈搏和呼吸在這一節(jié)拍上趨于中和與穩(wěn)定。
同時,它的低振幅、低頻率將與大腦產生共鳴共振,可以活化右腦、誘發(fā)大腦中的α腦波,促進腦內嗎啡的分泌,使大腦清醒且放松,注意力集中,情緒愉快且穩(wěn)定,不易受外界干擾,大腦憑直覺、想象和靈感接收、傳遞信息,讓記憶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獲得充分發(fā)展,從而大大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此外,α腦波還可以幫助我們青春、美容、健康、長壽,不僅可以提升免疫力,也可以增強忍耐力,還可以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讓學習、工作和生活更加順心、快樂。
孕婦聽《愛和樂》
教育始于胎教,人生大廈的基石也在于胎教。
英國倫敦圣喬治健康中心曾進行胎兒感官反應的研究。他們在十名即將臨盆的孕婦子宮內放置一個顯微麥克風,測定子宮內的胎兒對于來自母體外界聲音刺激的反應,結果發(fā)現外界的聲音可以毫無阻礙地被胎兒所吸收。孕婦在懷孕三個月以后,嬰兒逐漸有了聽覺以及記憶能力,因此,孕婦必須避免各種不良的感官、聽覺刺激,以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孕婦在懷孕期間的情緒反應以及心理狀態(tài)與胎兒的健康成長也息息相關。如果孕婦經常產生負面情緒,早產或輕體重胎兒的幾率較常人為高。因此,孕婦在妊娠期間如果能夠堅持播放《愛和樂》這種“與宇宙、生命同步”的音樂,每天沐浴在旋律優(yōu)美、舒緩、寧靜的美樂中,孕婦不僅能保持心情平和、舒暢、愉快,避免寶寶先天的生理、心理缺陷;而且還能對胎兒進行右腦開發(fā),使寶寶情商高、懂事早、悟性好,一出生“腦力”就異于常人。
2
?嬰幼兒聽《愛和樂》
醫(yī)學界證實,正常的新生兒大腦神經細胞約為140億,和成人的數量相差無幾,因此,過去認為“新生兒的腦子是一張白紙”的觀念是錯誤的。幼兒期的腦部發(fā)育已達70~80%,可見胎教和幼教的方法極為重要。
每個寶寶都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只有以順應自然的方式給予啟發(fā)和引導,才能釋放寶寶的自然天賦。音樂,是人類個體中最早出現的天賦,更是開啟寶寶各種天賦的金鑰匙。如果從小開始讓寶寶接觸音樂,能迅速提升專注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可以挖掘和啟發(fā)兒童的多種智力和各項潛能,是開啟寶寶未來人生智慧大門的第一步。

1.音樂啟發(fā)記憶天賦
記憶,是寶寶識記信息、保持信息、再認識和重現信息的天賦。寶寶所有認知的提升,都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之上。

2.音樂啟發(fā)創(chuàng)造天賦
創(chuàng)造,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體現最明顯的一項天賦。創(chuàng)造天賦就是寶寶借過去直接或間接獲得的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組,以及加工成新模式、新思路或新產品的天賦。

3.音樂啟發(fā)想象天賦
想象,是指寶寶在頭腦中模擬事物的形象,模擬事情的發(fā)生,或者說在頭腦中做實驗。想象天賦不僅能豐富寶寶的生活,從長期效果來說,更是形成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基石。

4.音樂啟發(fā)運動協(xié)調天賦
運動協(xié)調,是指寶寶機體各部分活動在時間和空間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天賦。運動協(xié)調天賦的啟發(fā)可以幫助寶寶完成肌肉生長,鍛煉腦、眼、手、腳各個部位配合,為今后的身體發(fā)育、體質發(fā)育等打下良好基礎。

5.音樂啟發(fā)情緒表達及社交天賦
情緒表達,是指寶寶接受外界信息后,內心產生的喜歡、反感、害怕等情緒,能適當地表達出來的天賦。社交,則是寶寶跟他人進行準確的信息傳遞、恰當的情緒表達,讓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認同,建立與他人的溝通信任。
嬰幼兒從出生開始就隱藏著令人驚訝的能力,若能夠善加利用胎教和幼教這樣的關鍵時期來開發(fā)嬰幼兒的腦力,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將有莫大的助益。
3
?學生聽《愛和樂》
不論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或研究生,以《愛和樂》來進行配樂學習將會有以下神奇的妙處:
1.養(yǎng)成在音樂中閱讀、思考和寫作業(yè)的良好習慣,不會分散注意力。
因為音樂具有掩蔽性,它可以擋住外來的雜亂音訊對大腦的干擾,也可以阻止大腦內部其他無關信號的傳遞。在思考間歇,音樂也是為大腦做“音樂體操”,因此,不易感覺疲勞。
2.音樂聲波的能量能助益大腦神經元的修復。
它是一種美的信息,通過聲波刺激中樞神經產生良好的、安靜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煥發(fā)精神,刺激智力活動。
3. 《愛和樂》都是“與宇宙、生命同步”的有格式、有規(guī)則、組織嚴密的藝術圣品。
在配樂學習過程中,它給大腦以規(guī)范性的影響,我們在音樂的聲波中有節(jié)奏地深度呼吸,使自己與大自然和諧共振,同時開發(fā)出自己的潛能。當人進入與大自然同步的狀態(tài)之后,人將具有更多的智力和其他能力,其中包括抵御疾病的能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超過半數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在辦公區(qū)域播放α腦波音樂,以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工作效率;美國幼兒園、中小學、精英短訓學校也常天播放α腦波音樂,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力、記憶力;歐美一些醫(yī)院則用α腦波音樂穩(wěn)定病人情緒,還能激發(fā)右腦潛意識的自愈能力。
4
?老年人聽《愛和樂》
大腦神經細胞的生長發(fā)育,是不受任何年齡限制的。對一般的健康人來說,并不存在先天聰明和笨拙的區(qū)別。多數人是由于不會科學用腦而造成的大腦功能逐漸衰退。只要輕播美樂,聲波就會“偷襲”大腦神經元,使其大量生長突觸和外表的膠質細胞。因此,老年人白天聽賞三五小時的《愛和樂》,而且晚上睡覺時更輕播到天亮,是老年人延緩大腦衰退,保持活力,改善睡眠的良藥。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沈建軍教授曾在《音樂與智力》一書中寫到:“音樂是詩的語言,詩是音樂的化身。一個有音樂文化素養(yǎng)的人,他的精神是高尚的,性格是樂觀的,思想是活躍的,記憶是良好的,智力是敏銳的,身體也是健康的。”
希望我們能夠像追求人類生存不可缺乏的空氣、陽光、水一樣去追求音樂的美,享受音樂的美。
知識科普
[1] 羅杰·斯佩里 (1913年-1994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腦研究組織成員。因研究揭開大腦兩半球的秘密和功能分工,為人們了解人腦更高級功能提供了新觀念,于1981年與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
[2] 巴洛克音樂 指17~18世紀歐洲的音樂。通常認為大致是從1600年至1750年,即從蒙特威爾地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為止。巴洛克音樂的旋律富有表現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規(guī)模,雄偉、莊重、輝煌的效果。很多心理學家和研究學習的學者都認為巴洛克音樂擁有增強學習效果的作用。
[3]α腦波 四種基本腦波之一,這四種腦波是:德爾塔腦波(δ)、塞他腦波(θ)、阿爾法腦波(α)、倍他腦波(β),這四種腦波構成腦電圖。α腦波是人們身心放松時的腦波,以每秒鐘8~13 周波的頻率運行著。它在大腦中時隱時現,并不總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激動、恐懼、憤怒時,大腦中都沒有α腦波。α腦波可以減少緊張、壓力和焦慮感,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能力。聽α腦波音樂方法可以提高大腦中阿爾法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