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早教,讓寶寶更聰明
-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1568
- 發(fā)布日期:2017-03-28
▋ 音樂有利于孩子智力發(fā)展5~6個月胎兒已經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出生后,哭鬧的寶寶,當播放胎教樂曲就會安靜下來,說明他們已經有記憶能力。新生嬰兒在平臥位時,會將頭轉向音樂發(fā)出的方向,2個月嬰兒能安靜地躺著欣賞音樂,2~3個月時會區(qū)分音高,3~4個月能區(qū)分音色,6~7個月能區(qū)分簡單的曲調。以上說明嬰幼兒從小接受音樂訓練是有生理基礎的。音樂不但能使嬰兒心情愉快,很多研究顯示,音樂還促進寶寶大腦發(fā)育,使他們變得更聰明。研究發(fā)現,8~9個月的音樂訓練,能明顯提高3歲兒童的時空推理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小孩認識模型、拼圖及迷津游戲。34個幼兒園的兒童接受8個月課堂鋼琴訓練,比未接受課堂鋼琴訓練兒童的時空推理測驗分提高46%。26名大學生聽莫扎特奏鳴曲連續(xù)4天,另外26名大學生聽赫里普•格拉斯的音樂,結果前者的時空測驗分比后者增加62%。這就是所謂莫扎特效應。神經細胞聯(lián)系以40Hz的同步振蕩作為公共載波子。莫扎特音樂和神經細胞40Hz同步振蕩可能有共鳴作用。研究還發(fā)現,嬰兒對莫扎特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及和諧的特性有無意識反應。這些特性使孩子以后更容易了解時間、空間和序列技能等關系,這些能力對精通科學、數學以及提高問題的解決能力很重要。研究也揭示了對音高的良好區(qū)分,有利于區(qū)分音素,這可能和朗讀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有關。音樂可以提高右腦創(chuàng)造能力和加強直覺思維,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有科學家認為,通過音樂鍛煉大腦提高認知能力,如像一個人鍛煉跑步,跑步不僅可提高跑步能力,也提高踢足球或打籃球的能力一樣。因此,音樂是挖掘嬰幼兒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音樂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活力。▋ 發(fā)展嬰幼兒音樂能力的方法和小嬰兒說話用兒語,高聲調,有節(jié)奏,拉長音調,像唱歌一樣的語言對寶寶說話。給嬰兒經常唱歌,唱些民歌、兒歌,或你喜歡唱的內容健康,有節(jié)奏感、優(yōu)美、歡快的歌曲,晚上寶寶睡前唱催眠曲。當唱歌時按節(jié)奏擺動寶寶的上下肢,到6~7月后,當你唱歌時他就會自己揮動手臂了。播放古典音樂特別是含有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樂曲,在游戲或進餐時播放,并用音樂揭示日常生活如午睡或晚上就寢時間。但播放音樂的音量要適中,持續(xù)時間不要過長。父母可以細心留意嬰兒的反應,如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避免對嬰兒造成過分刺激,過度刺激好比對花過度澆水。在播放音樂時可以同步進行親子活動嬰兒期(0~1歲)1. 抱寶寶在懷內,隨節(jié)奏翩翩起舞。2. 抱著寶寶站鏡前,隨音樂節(jié)拍輕輕搖晃寶寶的身體,當音樂改變時,變動活動方式。3. 模仿并鼓勵寶寶嘗試隨著音樂做舞蹈動作或哼唱。4. 為子女洗澡或更換衣服時,也可作為共享音樂的時光,隨著音樂節(jié)奏拍按摩寶寶肌膚,活動一下寶寶的小腿和上肢。幼兒期(1~3歲)1. 播放音樂時,可以扶著孩子雙上臂假裝做指揮,隨著音樂高低快慢強弱做出相應的指揮動作。2. 讓孩子隨音樂自由伴舞,自選各種動作,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舞動,父母一邊欣賞,一邊贊美。3. 鼓勵孩子在聽音樂同時,不自覺地隨著旋律歌唱。4. 讓孩子玩一些安全的玩具樂器,加強他們動手撥動或敲打樂器的能力。我們相信父母會創(chuàng)造更多方式發(fā)展嬰幼兒音樂能力。